倒悬之患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倒悬:头向下、脚向上悬挂着。比喻极其艰难、危险的困境。
出处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全琮传》:“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。”
例子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5卷:“齐、楚不和,交兵岁久,民有倒悬之患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dào xuán zhī huàn
注音ㄉㄠˋ ㄒㄨㄢˊ ㄓ ㄏㄨㄢˋ
繁体倒懸之患
感情倒悬之患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宾语;比喻处境极端艰难。
近义词倒悬之急、倒悬之苦、倒悬之危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各人自扫门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释)
- 名士风流(意思解释)
- 疾如旋踵(意思解释)
- 万众一心(意思解释)
- 经邦论道(意思解释)
- 易子而教(意思解释)
- 空穴来风(意思解释)
- 穷乡僻壤(意思解释)
- 乐道好古(意思解释)
- 照葫芦画瓢(意思解释)
- 视微知着(意思解释)
- 大树将军(意思解释)
- 饿虎吞羊(意思解释)
- 下临无地(意思解释)
- 姹紫嫣红(意思解释)
- 之死靡二(意思解释)
- 白发苍苍(意思解释)
- 吴头楚尾(意思解释)
- 国泰民安(意思解释)
- 十恶不赦(意思解释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释)
- 死对头(意思解释)
- 兴高采烈(意思解释)
- 经史百子(意思解释)
- 便还就孤(意思解释)
- 香火姻缘(意思解释)
- 时不我待(意思解释)
- 屡试不爽(意思解释)
※ 倒悬之患的意思解释、倒悬之患是什么意思由稀奇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缝衣浅带 |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,借指儒者。 |
及时应令 |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。 |
无妄之灾 | 无妄:意想不到的。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、牵连。 |
反唇相稽 | 反唇:回嘴;顶嘴;稽:争论;计较。受到指责不服气;抓住对方话把;反过来责问对方。 |
过了这个村,没这个店 | 比喻机会难得,机不可失。 |
干干脆脆 | 痛痛快快,干净利索。 |
顺口溜 | 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。 |
形影相顾 | 形:形体;影:身影。孤身一人,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。形容无依无靠,非常孤单。 |
鼠凭社贵 |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,使人不敢去挖掘。比喻坏人仗势欺人。 |
歇斯底里 | 情绪异常激动,举止失常。 |
凿壁借光 | 凿:挖。在墙上凿一小孔,借邻居的灯光读书。形容家贫刻苦读书。 |
臭名远扬 | 名:名声;臭名:坏名声;扬:传播。坏名声传得很远。也作“丑声远播”。 |
鬼烂神焦 | 形容火灾惨烈,众多的人被烧死。 |
口快心直 | 有啥说啥;想啥说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语言明快。 |
安于现状 | 安:对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;现状:目前的状况。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;不求进步。 |
连编累牍 | 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 |
惊心动魄 |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;使人感受极深;震动极大。后形容令人震惊、感动、紧张之极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| 公姑:公婆。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。 |
时至运来 | 时机来了,运气也有了转机。指由逆境转为顺境。 |
分路扬镳 | 扬镳:指驱马前进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标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大开方便之门 | 给予极大的方便。 |
胡子拉碴 |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。 |
分工合作 | 众人各司其责,共同从事工作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类人(含贬义)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着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密锣紧鼓 | 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 |
呼风唤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