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井投石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见人掉进井里,不但不搭救,反而向井里仍石头。
出处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二回:“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,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,说他的坏话。”
例子林语堂《插论语丝的文体——稳健、骂人及费厄泼赖》:“不肯下井投石即带有费厄泼赖之意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xià jǐng tóu shí
注音ㄒ一ㄚˋ ㄐ一ㄥˇ ㄊㄡˊ ㄕˊ
感情下井投石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陷害人。
近义词落井投石
英语kick somebody when he is down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放牛归马(意思解释)
- 尽信书不如无书(意思解释)
- 火树银花(意思解释)
- 日日夜夜(意思解释)
- 举世混浊(意思解释)
- 阿世取容(意思解释)
- 雪兆丰年(意思解释)
- 材轻德薄(意思解释)
- 仰屋著书(意思解释)
- 春山如笑(意思解释)
- 逆来顺受(意思解释)
- 目不斜视(意思解释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罄竹难书(意思解释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释)
- 贤母良妻(意思解释)
- 升官发财(意思解释)
- 公子哥儿(意思解释)
- 稳如泰山(意思解释)
- 信口开河(意思解释)
- 念兹在兹(意思解释)
- 善善恶恶(意思解释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释)
- 偶语弃市(意思解释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- 麻木不仁(意思解释)
- 困兽犹斗(意思解释)
※ 下井投石的意思解释、下井投石是什么意思由稀奇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扬眉吐气 | 扬眉:扬起眉头;吐气:吐出怨气、闷气。形容摆脱压抑心情后的高兴;得意的神情。 |
胸无大志 |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。 |
敌众我寡 | 敌方人数多;我方人数少。多形容双方对峙;众寡悬殊。 |
发综指示 |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,指示猎狗跟踪追捕。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。 |
动荡不定 | 荡:摇动。动荡摇摆,不安定。形容局势不稳定,不平静。 |
到此为止 | 以这里为界限。 |
以弱制强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毙强”。 |
触目皆是 | 触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见到的都是。 |
过而能改 |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。 |
进道若退 |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 |
吴头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时是吴、楚两国交界的地方,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,楚地长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衔接。 |
钻木取火 |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秽德垢行 |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。 |
恶醉强酒 | 强:硬要。怕醉却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满园春色 |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 |
闲情逸趣 | 同“闲情逸致”。 |
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
不在话下 |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 |
意料之外 | 没有想到的。 |
足不出门 | 同“足不出户”。 |
哀兵必胜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 |
反戈一击 | 反:反转;调转;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;尖头横刃;长柄;像矛。调转矛头;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。比喻掉转方向;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。 |
凤友鸾交 |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。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。 |
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 | 鲍鱼:咸鱼;肆:店铺。如同进入咸鱼店,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。 |
金蝉脱壳 | 金蝉:金黄色的知了;壳:坚硬的外皮。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。比喻用计脱身;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