挟筴读书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挟:夹持;筴:同“策”,古代简册、书籍。手拿图书,一心读书。形容勤奋学习。
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骈拇》:“问臧奚事?则挟筴读书;问谷奚事?则博塞以游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xié cè dú shū
注音ㄒ一ㄝˊ ㄘㄜˋ ㄉㄨˊ ㄕㄨ
感情挟筴读书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学习等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本位主义(意思解释)
- 披肝沥胆(意思解释)
- 妇人醇酒(意思解释)
- 翩翩起舞(意思解释)
- 八斗之才(意思解释)
- 匡乱反正(意思解释)
- 天涯海角(意思解释)
- 主忧臣劳(意思解释)
- 群龙无首(意思解释)
- 色中饿鬼(意思解释)
- 大张旗鼓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小(意思解释)
- 匡谬正俗(意思解释)
- 雷霆万钧(意思解释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释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释)
- 安闲自得(意思解释)
- 目无全牛(意思解释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释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释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释)
- 运筹帷幄(意思解释)
- 屡试不爽(意思解释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随(意思解释)
- 气味相投(意思解释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释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释)
※ 挟筴读书的意思解释、挟筴读书是什么意思由稀奇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难言之隐 | 言:说;隐:隐衷;隐情;藏在内心深处的事。难以说出口的隐衷。 |
发综指示 |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,指示猎狗跟踪追捕。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。 |
举世混浊 | 举:全。混浊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匡乱反正 | 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 |
存而不议 | 存:保留;议:讨论。指把问题保留下来,暂不讨论。 |
以权谋私 | 以:凭借;权:权力;权势;谋:谋求;谋取;私:私利。凭着权利谋取私利。 |
秣马厉兵 | 磨好兵器,喂好马。形容准备战斗。 |
仰屋著书 | 仰:脸向上;著:写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 |
头面人物 |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(多含贬义)。 |
繁文缛节 | 文;节:旧时指礼节;缛:繁重。繁琐过多的礼节、仪式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。 |
心直口快 | 性情直爽;有话就说。直:直爽。 |
废书而叹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。 |
姹紫嫣红 | 姹:美丽;嫣:妖艳;美好。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。也作“嫣红姹紫”。 |
目不斜视 | 眼睛不往旁边看。形容目光庄重;神情严肃。 |
酒能乱性 |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,就会淫乱。 |
发号施令 | 发、施:发布;下达;号:号令、命令。发布命令;下达指示;进行指挥。 |
缠绵悱恻 | 缠绵: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;悱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无法排遣。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。也作“悱恻缠绵”。 |
斗水活鳞 | 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倒裳索领 |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 |
满园春色 |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 |
分工合作 | 众人各司其责,共同从事工作。 |
有求必应 | 只要有人请求;就一定答应。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;好说话。 |
取之不尽 | 拿不尽。形容极其丰富。 |
形影相随 |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。形容关系密切;永不分离。 |
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 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
背乡离井 | 指远离家乡,流落他方。 |
无穷无尽 | 穷、尽:完。没有尽头;没有限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