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止不殆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殆:危险。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。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。
出处《老子》第四十四章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
例子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仁,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。(明 赵弼《两教辨》)
基础信息
拼音zhī zhǐ bù dài
注音ㄓ ㄓˇ ㄅㄨˋ ㄉㄞˋ
感情知止不殆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劝人行事不要过分。
近义词知足不殆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芒刺在背(意思解释)
- 轮扁斫轮(意思解释)
- 满腹经纶(意思解释)
- 严刑峻法(意思解释)
- 废书而叹(意思解释)
- 因噎废食(意思解释)
- 不得而知(意思解释)
- 鱼死网破(意思解释)
- 弟子孩儿(意思解释)
- 尘外孤标(意思解释)
- 狭路相逢(意思解释)
- 举世无敌(意思解释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释)
- 之子于归(意思解释)
- 稳如泰山(意思解释)
- 密锣紧鼓(意思解释)
- 细水长流(意思解释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释)
- 万变不离其宗(意思解释)
- 前赴后继(意思解释)
- 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(意思解释)
- 一览无余(意思解释)
- 薪尽火灭(意思解释)
- 走过场(意思解释)
- 无计可施(意思解释)
- 纷红骇绿(意思解释)
- 小巫见大巫(意思解释)
- 阿时趋俗(意思解释)
※ 知止不殆的意思解释、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由稀奇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经帮纬国 | 经、纬: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,引申为治理、规划;邦:国家。指治理国家。 |
严刑峻法 | 峻:严酷。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。 |
余波未平 |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。 |
安安静静 | 指没有声音,没有吵闹和喧哗。 |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学而不厌 |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 |
色中饿鬼 |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。 |
大千世界 | 佛教用语。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。 |
结驷连骑 | 随从、车马众多。形容排场阔绰。 |
隳肝沥胆 | 隳:毁坏;沥:液体往下滴。比喻待人忠心耿耿,赤诚无比。 |
目眩心花 | 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缭乱,心神迷乱。 |
饱食暖衣 | 吃的饱;穿的暖;生活富足;无忧无虑。 |
粗服乱头 | 粗服:粗布衣服;乱头:蓬头乱发。形容不讲究修饰。 |
异宝奇珍 | 珍异难得的宝物。 |
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 | |
定国安邦 | 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 |
满园春色 |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 |
横七竖八 | 有的横着;有的竖着。形容杂乱无章;没有条理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诉别人。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。 |
认贼作父 | 把坏人当作父亲;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。 |
坐怀不乱 |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 |
一刹那 | 刹那:梵文ksana的音译。指十分短促的时间。 |
唯利是图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独;图:贪图;追求。 |
足不出门 | 同“足不出户”。 |
走过场 |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,却不实干。 |
金玉满堂 | 金、玉:黄金和美玉。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。形容财富之多。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。 |
凤友鸾交 |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。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。 |